表面風光

博彩是澳門經濟命脈,經過兩年多的斷崖式大跌後,2017年整體向好。博監局一月初公佈,2017年12月博彩毛收入為226.99億元,對比2016年12月升14.6%,但罕有地比傳統淡季11月要低。總計2017全年,博彩毛收入按年回升19.1%至2,657億,為15、16、17三年中最高,又回到2011年水平,惟與13年史上最高的3,607億元仍有大距離。 

就未來走向,多家外媒及財經機構意見頗一致,估計2018、2019年澳門賭收增長均約為15%,個別進取者更料增長達20%以上。看好澳門今、明兩年賭收的理由差不多,分別是內地打貪氣勢回落,貴賓廳豪客再現;港珠澳大橋今年通車,大灣區一系列政策推動;澳博、美高梅今年都有新項目在金光大道開業,有望帶來額外人流等。以上主流預測頗為正路,雖不中,亦不遠矣,除非有極為重大事件發生。 

博彩業趨勢向上、媒體唱好,本應是高興事,惟身在其中的澳門人有另一番心情,蓋因澳人、其他行業的中小企,過去十年收入雖隨博彩業爆升而有所增加,卻同時受壓於博彩一業獨大,繼而拉動樓價、租金、通脹狂升兼人員、人資高度靠攏,生活、經營成本超高,有苦自己知。儘管三年前賭收高處回落,但澳人、中小企“捱打”形勢未變,未喘息過。若博彩再展開另一波升浪,他們如何應對,會否未享其利先受其害?更大的無奈在於,博彩何去何從,澳門很被動,基本上可做的不多,升落起跌既要看環球、內地政經走勢,也要看中央取態。説好了的博彩多元、産業多元一時間難有凸出成績,政府、社會了無頭緒。成也博彩,敗也博彩,“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2018年澳門社會應感受甚深。 

除博彩外,瘋狂飇升的樓價是社會最頭痛問題,政府過去幾年出招無大作用,特首去年12月在北京述職後,高調稱短期內再出招,將從税務及樓宇按揭成數兩方面著手,觸動了社會神經,一般老百姓與業界針鋒相對,但二十多天過去了,招仍未見,還是一如過往的狼來了故事? 

關於房屋及樓價問題,本人立場已多番說明並見諸於各大傳媒,在此不贅。只想再強調一點,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無大成效,其中一個主要障礙是樓價、租金太高,中小企艱苦經營,年青人為磚頭放棄理想,競爭、創新、創業動力缺乏,整個社會無活力朝氣,問題已相當嚴重。舉一個例子大家會更明白。 

甄慶悅

(原載於,《商訊》2018年1月號)

相關文章

為何澳門問題總解決不了?

(寫在施政報告、人才引進諮詢之前) 10、11月的澳門通常很忙,除大賽車、美食節等旅遊項目外,特首月

看清形勢 保持清醒

看清形勢 保持清醒 3月,全球政經界、傳媒聚焦北京的「兩會」尤其環球疫情慢趨緩、中美角力進入「新時代

困境未盡 艱難前行

困境未盡 艱難前行 一場新冠疫情,令2020成為人類百年一遇的世紀疫年,8千多萬人感染、逾182萬人

適度多元 專業先行

適度多元 專業先行 一場新冠肺炎,澳門特別難捱。2月賭收僅31億元,為開放博彩以來的歴史最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