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全面檢視規劃海岸空間 打造休憩綠廊還岸於民
(05:00)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覆總體規劃問題
(05:57) 市政署道路渠務廳廳長何萬謙回應南海岸線綠廊工程
(09:35) 林宇滔追問單車徑斬件及未來海岸線開放問題
(12:00) 政府回應
2022年1月18日 立法會全體會議 #口頭質詢
質詢全文:
全面檢視規劃海岸空間 打造休憩綠廊還岸於民
澳門是一個海濱城市,居民本應有不少親水空間。但本澳大部分海岸因不同原因,並無對外開放,回歸後,澳門的海岸線因填海等原因快速增加至76.7公里,但居民可直達、使用的公共海岸空間不增反減。更甚者,儘管黑沙環、內港、筷子基、青洲一帶的海岸情況有所改善,但沿岸污染嚴重,不時傳來惡臭或出現大量死魚,與本澳海濱城市和昔日漁港的形象格格不入。
四年前,本人與團隊提出「全新海岸線計劃」,力促特區政府制訂短、中、長期的海岸整治規劃,以澳門半島南海岸線作為切入點,逐步對全澳海岸地區進行環境優化、接連,尤其路氹地區,更可透過與地區中心地帶接連的專道,形成「休閒為主、交通為輔」的環型走廊,還海岸於民,並推動綠色出行。
經過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及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政府已拍板興建由科學館到媽閣,全長五公里的「澳門半島南岸海濱綠廊」,當中第一期的「觀音像海濱休憩區」於2021年5月落成啟用,深受社會歡迎;第二期由觀音像到媽閣的海濱綠廊的規劃設計去年已開展,並計劃今年來完成。加上近年氹仔海濱休憩區、路環單車徑、水塘休憩區、黑沙灣海濱公園沿岸、筷子基北灣沿岸等,每逢早晚或假期亦人流如鯽,證明本澳室外休憩空間和親水空間極為缺乏。
為此,本人認為特區政府應在觀音像海濱休憩區的成功基礎下,盡快落實「澳門半島南岸海濱綠廊」第二期,並連接第一期,建成由科學館到觀音像、新城B區、旅遊塔、媽閣全長約5公里濱海綠廊,配套連接原有的南、西灣湖休憩空間,為澳門居民打造一個集運動、休憩、單車和親子活動的全新濱海空間。
此外,特區政府亦應徹底優化現有海岸空間,全面規劃、翻新全澳的沿岸和親水空間,截污清淤,優化環境。長遠而言,特區政府應在城市總體規劃及分區詳細規劃中,將全澳包括新城五區的海岸空間全部預留供公眾使用,真正做到「還岸於民」!
為此,本人提出口頭質詢如下:
一、政府表示,「澳門半島南岸海濱綠廊」第二期的規劃設計去年已開展,並計劃今年內完成,目前進度如何?第二期的動工及竣工時間表為何?能否按承諾在今屆政府任期內完成全長5公里的「澳門半島南岸海濱綠廊」及單車徑?
二、當局會否全面檢視本澳海岸線空間?會否制訂短、中、長期海岸整治計劃,逐步規劃全澳湖岸和海岸,開放給予公眾使用,使之成為可供大眾休憩的空間,並將之納入總體規劃的「慢行交通」規劃當中?當中全長3.3公里的氹仔海濱休憩區(單車徑)與全長1.7公里的路環蓮花單車徑相連計劃進度為何?何時能夠將全長超過6公里的路氹單車徑相連?會否將氹仔海濱休憩區(單車徑)往東延伸至原海洋世界地段一帶?路環南岸一帶海岸線除兩公眾泳灘及龍爪角的海岸徑外,居民很少能夠到達,當局有否計劃延伸龍爪角海岸徑,由竹灣延伸至鄉村馬路譚公廟前地,讓澳門居民可以感受路環南岸線的美麗風光?
三、特區政府於2020年底完成《澳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的公開諮詢,請問當局在制訂《澳門城市總體規劃》和各個分區詳細規劃時,會否明確將全澳所有海岸及湖岸空間,尤其是新城五區的海岸線均預留作公共空間,並結合85平方公里海域的管理權一併思考,在本澳不同岸點規劃更多不同的本地海上航線,或作為不同海上活動的上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