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冠變種病毒持續監察 逐步放寬口罩限制真正復常(議程前發言)

做好新冠變種病毒持續監察 逐步放寬口罩限制真正復常 衛生局早前回覆本人書面質詢時表示:「根據疫情監測數量估算,截至2023年1月12日申報感染人數26萬人,當中並未包括已感染但沒有作出申報的人群。參照目前本澳幾類人群的累計感染情況,包括主要醫療機構人員,以及非高等院校學生、教師,推算本澳感染人口已達七成。」

隨著本澳新冠疫情的最高峰回落,特區政府亦宣佈在今年1月8日結束疫情過渡期,並跟隨國家相關政策和管控措施,將新冠病毒視為「風土病」,從而進入復常之路。 相比疫情期間,本澳目前僅放寬了出入場所檢查健康碼及測量體溫等防疫措施,但不少國家和地區在疫情高峰過後,為實現與病毒共存,建立長遠群體免疫,均逐步解除口罩令,如新加坡和南韓等已分階段全面取消口罩令,日本近日亦宣佈於5月解除室內口罩令,香港亦表示考慮於冬季流感高峰期後取消口罩令。 疫情三年來本澳師生一直戴口罩上課,學生長期無法看到同學、老師面部表情的微細變化,對語言學習、人際溝通都構成影響,這尤其對幼稚園學生的影響最大。有校長及老師亦反映,戴口罩上課影響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以及經常產生誤會;亦發現部分小朋友出現不願意除口罩,或衍生缺乏自信心等心理發展問題,更有家長擔心幼兒每日長時間戴口罩會危害呼吸道健康。故不少家長、教師及校長均期望政府盡快放寬校內必須戴口罩的要求。

再者,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亦指出,考慮到兒童的社會心理需要和發育指標等其他因素,不應要求5歲或以下兒童戴口罩。在決定6至11歲兒童使用口罩時,應考慮當地是否存在廣泛傳播現象,以及考慮戴口罩對學習和社會心理發展的潛在影響等因素。 疫情期間戴口罩是阻截病毒傳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隨著本澳大部分人感染後,已對新冠病毒有一定免疫力,雖然會慢慢消減,但根據傳染病理論及研究,在不易感期不時接觸病毒,尤其是不同的毒株,可讓免疫系統持續增強免疫力,相反,長期通過戴口罩等外在手段阻隔與病毒接觸,反而會影響免疫力,在不易感期後更容易感染及造成更廣泛傳播;故在疫情後建議公眾不戴口罩,不單是社會復常的選擇,實際上是有利整體公共衛生,並且能減緩下一波疫情的傳播高峰。

因此,本人呼籲政府應持續監察新冠病毒的變異及傳播情況,推動市民、尤其高危人群按時接種疫苗及加強劑。在預測疫情可能出現高峰期時,提醒公眾在流行期加強個人及場所衛生防護及清潔,並及早為重症高危病例做好早期識別及治療,尤其是及早處方新冠抗病毒藥,減少重症死亡及對醫療系統負擔,做好因應疫情需要調整醫療系統運作等預備工作。簡而言之,只要確保醫療系統有效運作,未來應對新冠病毒的措施,與季節性流感的防控預案基本一致!故政府應訂立明確時間放寬防疫措施,並明確只有在:自身有呼吸道症狀、社區正出現感染峰,又或需要接觸高危人士等情況下才需戴口罩,真正推動社會全面復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