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承諾治水不只擋潮閘
選後擋潮閘無時間表又無後備方案??
政府日前向立法會介紹「擋潮閘仿真結果和防災減災的工程進度」,根據仿真結果顯示,在極端天氣下擋潮閘關閘雖然保護了內港,但澳門半島東側和南側的陸地仍會出現水浸,故其他地區仍要加高堤圍防止風暴潮侵襲,簡而言之,內港擋潮閘是能按設計目標,避免澳門西岸由媽閣到青洲一帶免受風暴潮影響。但當筆者追問擋潮閘興建時間表時,負責介紹的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指出:興建擋潮閘涉及幾十億元,維修保養每年或需幾億元,且擋潮閘一年可能只使用兩、三次,留待下屆政府於內港南(雨水)泵站工程完成後視乎效果,再決定是否建擋潮閘,更明言「呢分鐘唔可以話做,唔可以話唔做,唔做機會大啲!」
無實質數據就稱政府自行提出的擋潮閘是大白象?
政府多年來對防風暴潮基建近乎零作為,以及至今仍無任何實質防風暴潮基建的落實時間表,筆者實在難以接受但卻不意外!因為早在2021年,行政長官賀一誠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回應議員關於內港擋潮閘進度的問題時,就曾表示:擋潮閘的設計費用估計要價數億元,造價將更高昂,且建成每年保養維修費用也不菲,或會變成「大白象工程」,更稱短期的水浸問題將會由(雨水)泵站去解決。
但筆者必須指出,年前建成的內港北,以及正在興建的內港南雨水泵站及涵箱渠工程,只能處理暴雨水浸及內港沿岸一帶輕微的天文大潮海水溢出路面等情況,雨水泵站對於黑格比、天鴿、山竹等對澳門西岸沿岸低窪地區造成毁滅性影響的颱風風暴潮,是沒有任何實質作用,甚至風暴潮有機會將這些位於低窪地區的泵站浸壞,故政府竟稱短期水浸問題由泵站解決,又或視乎內港南雨水泵站工程效果再決定是否興建擋潮閘,是沒有任何邏輯關係的!特首非工程專業或不明白暴雨水浸的分別,但若工務範疇官員連這個「澳門水浸ABC」也搞錯,實有誤導公眾之嫌!
黑格比承諾治水十五年後防風暴潮基建仍零作為!
事實上,2008年「黑格比」風暴潮後,社會已有強烈呼聲要求政府採取措施謀劃防洪基建治水,但直到2014年,政府才正式提出在內港興建連接媽閣到灣仔的擋潮閘應對風暴潮,2015年期間當局為了擋潮閘計劃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報告、環評報告、仿真驗證研究等,工程其實一早也獲得內地水利部門的認可及支持,並上報中央,透過建設水閘治理內港水患,相關項目也已納入《粵澳合作框架協議》2016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政府在「山竹」後更曾公開表示,擋潮閘最快可在2019年第四季動工,卻一直議而不決!
在筆者的追問之下,羅立文承認以往的政府在內港做了20年一遇的堤圍「擋箭牌」,但「天鴿」後認為要增強至100年一遇,但內港堤圍「冇則、冇人有資料」,他形容加高內港堤圍的「Plan A」一定會超支,且會「睇唔到灣仔」,故他「唔夠膽做」,因此提出擋潮閘這個「Plan B」,但他認為擋潮閘不應在現階段啟動,需小心處理,而他亦沒有「Plan C」,因此政府的決定是先做內港南泵站再看成效。
Plan A難 Plan B貴 但無Plan C!
筆者必須指出,擋潮閘是政府自行提出應對風暴潮的方案,倘若政府認為工程建造維護費高,理應提出性價比較高的替代方案,而不是以工程費高為由無限拖延,讓低窪地區居民商戶無了期受風暴潮威脅!
筆者翻查資料,2019年賀一誠以特首候選人身份到訪內港下環區一帶時稱,地勢較低窪的下環街區也是水浸災區,政府是需要關注的,而這邊堤圍與對岸灣仔堤圍高差約三米,故風暴潮時水必然湧至這邊來,若可以與珠海磋商共識,讓澳堤圍加高至與對方一樣,相信可解決問題。目前政府有擋潮閘等治水工程推進中;賀一誠直言,這些都不可以叫停、都要繼續,但政府應有更多的科學論證,同時設有後備方案,這樣會較為穩妥一些。「某個方案可能仲更加好,係咪可以研究下。呢個係要研究,唔好單獨一個方案」。賀一誠同日下午再次闡述其相關治水看法,稱有朋友提議在內港築高堤防洪,惟這牽涉碼頭營運及漁船停泊等許多現實問題要解決,但這更可作為「車堤並用」的一條外環道路,「如果可以的話我哋就多一個方面去考慮」,作為「Plan B」,擋潮閘若「出事」就可以此補充。
競選特首時稱內港治水要有後備方案雙重保險
由2019年選前承諾內港下環街坊治水「雙重保險」,到今日擋潮閘興建無期又無後備方案,低窪地區居民和筆者的心情自然是「雙重失落」!
繼特首在2019年聲稱擋潮閘或變「大白象」工程開始,政府一直不肯公佈擋潮閘的實質造價及營運費用,羅立文則「直言」興建擋潮閘涉及幾十億元,維修保養每年或需幾億元,且擋潮閘1年可能只使用2、3次,他明言留待下屆政府決定是否建擋潮閘,更指:「唔做機會大啲!」
但根據政府自行統計,不計2008年「黑格比」的損失,單是2017年「天鴿」風災對本澳造成的經濟損失已達到125.75億元,2018年的強颱風「山竹」雖然對本澳的破壞較「天鴿」低,但仍造成了17.36億元的經濟損失,當中還未包括人命傷亡和社會運作近乎癱瘓的無價損失。
隨著全球暖化,根據統計,回歸後僅三次十號風球分別是2017年「天鴿」、2018年「山竹」及2020年「海高斯」,2021年六月一日本澳亦打破歷年暴雨日雨量紀錄,每小時雨量達到史上第二高,極端天氣越趨頻繁絕非危言聳聽,而是已成事實!
筆者認為,要治理本澳的水患問題,必須針對不同的情況對症下藥,而非議而不決,甚至將處理暴雨水浸或天文潮等雨水泵站基建,與擋潮閘等防風暴潮基建混為一談,誤導公眾!
嚴重風暴潮遲早必再襲澳 潮退就知誰在祼泳!
筆者在此促請特區政府必須盡快清晰向社會交代內港擋潮閘是否興建?若建,興建時間表為何?若不建,有何替代方案解決澳門半島西岸低窪地區長期受風暴潮的威脅?此外,擋潮閘僅能應對澳門半島西岸的風暴潮威脅,澳門東區、路環及氹仔等也同樣需要靠加高堤圍抵擋風暴潮威脅,但「外港堤圍優化工程」和「路環西側沿岸防洪整治方案」的進度也未見政府積極處理,相關區域居民及商戶同樣備受風暴潮威脅。
諺語有云:「海水退潮後,就知道誰在裸泳了。」公眾或會因資訊不對稱,誤信雨水泵站可緩解風暴潮,但再多的花言巧語也防不了終會到來的嚴重風暴潮!作為一區之首理應一言九鼎,千萬不要將2019年8月16日對低窪地區居民的治水「雙重保障」承諾,變成選舉的空頭支票!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
【訊報專欄:宇論滔滔2022年2月10日】
訊報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sonpou/posts/pfbid0279fm1mStoXJNH6XGR6L2mzFANmuoqJHXu5mpkLJ282vs1urx8DtvVaonHLxih3GKl
———————————-
傳新TEL熱線:(853)28522922 /65549922
傳新Youtube 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SynergyMacao
傳新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ynergyMacao/
傳新暢談:桔仔街65號(歡迎自薦訪談主題及嘉賓)
傳新影片:吾講你知、傳新解毒-足本重溫、馬後炮、惡搞系列等等,全部影片都可以在【傳新Youtube 頻道】逐個翻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