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轉載】新聞捷報 (2024.2.7)
車資只佔輕軌公司整體收入1% 議員倡輕軌免費及推轉乘優惠提客量
自輕軌於去年12月開通氹仔至媽閣站後,輕軌日均載客量首次突破1萬人次,今年1月日均載客量再創新高至1.4萬人次,惟輕軌班次、車票支付不方便,與巴士之間未能實現轉乘優惠等,令輕軌無論在「性價比」和方便度都遠不及巴士,政府再提未來本澳交通政策仍會以「輕軌為主,巴士為輔」受質疑。議員林宇滔表示,現時車資收入只佔輕軌公司整體收入的不超過1%,換句話說,即使輕軌完全免費,輕軌公司每年只是少了1%的收入,不會出現蝕錢,但社會效益卻會很大,輕軌和巴士之間推轉乘優惠方面,則可參考現時兩巴轉優惠做法,輕軌公司讓利巴士公司便可,惟政府和輕軌公司在提升輕軌乘搭率上一直都不作為。
在1月8日的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輕軌東線會調整設計,延伸到關閘、青茂口岸。公交政策以「輕軌為主、巴士為輔」。將來巴士和空中走廊,會盡量配合輕軌。
據交通局網頁資料,2023年兩間巴士公司日均載客量合共為58.57萬人次,輕軌方面,直至去年12月輕軌媽閣站啟用,當月的日均載客量才有1.39萬人次,2024年1月日均客量比去年12月日均微升100人次至1.4萬。政府再提「輕軌為主、巴士為輔」真的可行?
林宇滔認為,輕軌的規劃、路線方是能否成為交通主軸的關鍵,輕軌與巴士不同之處是輕軌有獨立的專道,是最有效最穩定的集體運輸交通工具,自輕軌開通氹仔至媽閣站後,乘客量激增一倍,算是稍有成效,日後東線通車後,相信輕軌成效會更明顯。不過按目前政府的規劃,輕軌東線最多會延伸至青茂口岸,澳門西面沒有任何輕軌線,不能覆蓋和輻射澳門、氹仔市區。
另一影響居民乘搭意欲便是輕軌票價貴,在媽閣站開通後,輕軌公司增加輕軌票價區間,每個跨海段在計算車站數目時需視作兩站收費。即首3站收費6元,之後以每3站作為一個票價區間遞增2元,全程12站收費12元,一般成人即使持有澳門通,優惠後仍需6元,林宇滔批評,眾所周知,輕軌不可能靠車票回本,香港也是靠發展鐵路上蓋物業去補貼鐵路站的建設成本,澳門輕軌全靠政府補貼,且運作成本更高,輕軌票價貴、無吸引力、無轉乘優惠,全部都是政府行為造成。
倡輕軌讓利巴士公司實現轉乘優惠
輕軌與巴士之間難推換乘優惠,羅立文解釋是因輕軌收費比巴士貴,輕軌車資最少3元,轉乘巴士,巴士就沒了差價,所以「傾唔掂」。林宇滔反駁指,現時兩間私人巴士公司和政府簽署服務合同都可以有轉乘優惠,由2018年起兩巴士公司推出澳門巴士「澳門通」轉乘優惠計劃,如第一程票價高於或等於第二程,則第二程為免費;如第一程票價低於第二程,轉乘時須補付第一程與第二程票價的差額,乘客轉乘過程中需使用同一張澳門通卡或同一個電子付款方式;現時兩巴士公司之間轉乘也存在兩程之間沒有差價問題,他質疑,輕軌和巴士之間不能推轉乘優惠不合邏輯,是政府行為問題,「而家係政府自己唔畀(轉乘優惠),而唔係唔可以」。
他認為要推輕軌和巴士之間轉乘優惠是可行,例如乘客由巴士轉輕軌,第一程巴士車資是3元,同樣限定一定時間內轉乘輕軌,在第二程輕軌車資少收3元便可以,或是輕軌轉巴士,第二程收費時輕軌讓利巴士公司。雖不是最好的方案,但做法簡單又不影響巴士公司收入便可以做到轉乘優惠,更可以提升輕軌的使用率,何樂而不為呢?
完全免費輕軌公司也只是少1%收入
林宇滔直言,澳門輕軌的所有開支都是固定,除非每日搭客量增加幾十萬人次,否則輕軌根本不需要增加額外成本,不存在越多人使用輕軌,政府就越蝕本的問題。「多咗人搭輕軌會增加社會效益,票收會多啲,賺得一蚊得一蚊。」作為輕軌公司要承擔社會責任,令輕軌發揮社會效益。每年輕軌平均的票收也只有兩、三百萬元,車資收入只佔輕軌公司整體收入的不超過1%,所以搭客量增加亦不會增加輕軌的營運成本。即使輕軌完全免費,輕軌公司每年只是少了1%的收入,都不會蝕錢,但社會效益卻會很大,遺憾的是政府在輕軌問題上,從來都是「HEA做」。「想人多咪免費搭輕軌囉,又唔會影響輕軌公司收入,但會多啲人坐,絕對應該啦!」
林宇滔又提到,現時巴士合同將在2026年到期,根據《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2021‐2030)》,政府已計劃在現巴士合同到期前,全面開展巴士合同評估及發展研究,包括合同模式、線路分配、與輕軌的換乘安排、使用新能源巴士、票價分配及財政補貼模式、權利及義務等。因此,當局應該藉此契機明確落實巴士與輕軌之間的轉乘優惠,不能再以無法協商作推搪。
可局部換閘機或人手掃電子支付
現時輕軌入閘機只收專用票和澳門通卡、輕軌通,對旅客來說可謂極不方便,較早前氹仔運動場舉行舉辦韓團Seventeen演唱會,輕軌站亦再次出現人山人海的畫面,購票處大排長龍,皆因這次活動以旅客為主,旅客除沒有澳門通卡和輕軌通,身上亦不見得有澳門元,變相全部擁擠在客務中心人手購票,造成一次又一次迫爆輕軌站。其實至今年底,輕軌將迎來通車5周年,社會質疑為何5年來這個簡單問題都一直不去解決,實在丟盡澳門國際旅遊城市的臉。
林宇滔批評,政府在提升輕軌乘搭率上一直都不作為,在輕軌營運上亦不是從社會效率角度出發,票價貴、不方便是政府一手造成。社會一直關注的何時能夠使用電子支付乘搭輕軌,羅立文則指由於涉及更換氹仔線、媽閣站、石排灣線及橫琴線約300個閘機,故所需要的時間較長。林宇滔對此表示不認同,當局根本毋須更換全部閘機,「換一部都已經解決到問題」,政府可以局部在閘機增設其他電子支付方式,更換十分之一閘機,或是參考巴士公司做法,在入閘位置派員人手掃描電子支付,便可以短時間內滿足不同人士需要,辦法總比困難多,只是輕軌公司做或不做問題。當多人乘搭輕軌時,再考慮全面更換所有閘機。 他提到,不同於兩間巴士公司,政府對輕軌公司沒有財政規劃,更沒有積效評估,究竟輕軌公司以商業還是社會效益方向去運作輕軌,政府要有清晰目標和方向,更要有指標。羅司表明石排灣線、橫琴線不會直接判給港鐵營運,並希望未來主要由輕軌公司負責營運。意味港鐵將會退場,輕軌會由輕軌公司營運,他對輕軌公司「做唔做得好、做唔做得到」存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