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全國運動會是國家最高水平和規模最大的全國綜合運動會,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今年11月9日在廣東、香港、澳門舉行,澳門賽區將承辦5個比賽項目,包括乒乓球、3人籃球、5人籃球(男子18歲以下組)、排球(女子成年組)及空手道。澳門首次承辦全運會,除應積極籌備賽事、辦好全運外,更應善用主場之利,鼓勵本地運動員及有興趣市民積極參與賽事,把握機會向國家運動員學習和交流,從而提升本澳的運動水平。
全運會34個競賽項目23個群眾項目均讓澳健兒直接參與
事實上,本澳承辦賽事或招募全運會義工等工作及消息經常見報,但對於澳門運動員會參加哪些全運會項目,以及如何積極備戰等,公眾至今仍然莫衷一是,毫無頭緒,也從未見官方發出任何訊息!更令筆者擔心的是,原來今屆全運會為秉承「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的理念,除了34個屬奧運及亞運的競賽項目,更會舉辦23個群眾項目,目的就是除一般運動會的精英競賽運動項目外,亦希望通過群眾項目推動全民積極參與賽事。
今屆全運會共提供23個群眾項目,當中設有19個比賽類大項,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足球、籃球、氣排球、毽球、輪滑、龍舟、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橋牌、中國式摔跤、定向、空手道、門球、模型、保齡球;以及4個展演類大項,包括健身氣功、太極拳、舞龍舞獅、廣播體操。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項目的《規程總則》,香港及澳門特區代表團毋須參加預賽,可直接參加決賽階段比賽,反映全運會對特區群眾運動的特別關顧,事實上,香港政府已開設專頁及與各相關體育總會及機構舉辦了多項的免費群眾選拔賽,以客觀技術測試評估運動員技術水平,從而挑選符合參賽資格的運動員,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參加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賽事活動。但反觀澳門,不單未見官方宣佈今屆參與全運會的任何澳門競賽運動員的實際名單,也未見官方有任何訊息,會依照國家體育總局的規定,就23個群眾項目進行選拔賽或技術甄選,以使公平客觀地挑選出符合參加今屆全運會參賽資格的運動員。
競賽項目名單遲遲未定 群眾項目選拔未見踪影?
筆者本以為自己是外行人,又或未夠留意體育新聞,但原來連各界澳門運動員、體育總會,又或是年輕運動員家長均異口同聲對此不知情。事實上,筆者近期已陸續收到不少體育界朋友反映,早在今年初已提交參加全運會的參賽計劃和名單,但到現在仍未獲得能否參加今屆全運會的正式官方資訊!對於今屆全運會澳門代表隊會參與哪些項目,哪些運動員能夠出賽,甚至有多少參賽名額等,仍毫不知情,先不討論備戰時間緊逼,部分項目甚至已臨近報名限期,眾多運動員更擔心自已是否仍有機會參加有份在家門口舉辦、人生難得一次的全國體育盛事!
根據十五運會的「競賽規程總則」和「群眾賽事規程總則」,作為舉辦地的廣東、香港、澳門隊均可以選擇不參加預賽,直接參加決賽階段比賽。必須強調,全運會的競賽項目,例如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每個項目組別澳門均可派至少一名/一支隊伍直接參加決賽階段,甚至豁免體能測試等要求;又以游泳項目為例,對於港澳運動員參賽,如在世界泳聯、亞泳聯、中國游泳協會、中國香港游泳總會、中國澳門游泳總會舉辦的各類賽事中達到十五運參賽標準的運動員,可直接參加決賽階段比賽,即使達標運動員不足8人,澳門隊亦可以補足8人參賽。明顯國家就是最大限度讓港澳運動員有機會參與全運會這個盛事,澳門政府理應身體力行積極支持,盡量讓更多的本地運動員參與賽事。
體育總局要求各區舉行「我要上全運」群眾選拔
本澳除了幾乎全部競賽項目未有明確去向外,群眾項目選拔活動的進度同樣為零。由於「群眾賽事規程總則」已列明,「各參賽單位應廣泛開展『我要上全運』賽事活動,營造全民全運氛圍,發現、選拔運動員。」意味就算是普通市民大眾除了觀賞賽事為運動員打氣外,實際上還有機會代表澳門親身出戰群眾賽事活動,全方位投入這項國家體育盛事。至今仍未見有關當局依照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室的要求,舉辦任何一場「我要上全運」的群眾項目選拔活動,甚至連主場舉辦的項目,也未見公佈參賽運動員名單。反觀鄰近的香港早在今年1月已經開展了「我要上全運」的群眾賽事運動員選拔,公開報名及甄選活動均進行得如火如荼,日前更已完成由澳門舉辦的空手道項目的甄選活動。翻查澳門全運會的官方網站,只有關於籌備場地和義工培訓等資訊,隻字未提澳門隊的參與情況和群眾項目選拔活動的安排。
澳健兒可參盡參 展體育精神望突破自己
或許有意見認為,澳門地少人口不多,加上長年沒有系統性的運動政策及梯隊培養,各項運動員的水平參差,若所有項目均參加或會輸得好難睇,但筆者對此實在不敢苟同!首先奧運會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強,對像不是別人而是自己!事實上,多個大型國際體育賽事都可看到,雖有不少地區運動員因為客觀條件,又或年齡等問題,導致運動水平有差距,但只要肯付出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同樣能獲得觀眾及其他運動員的尊重,例子不勝枚舉,筆者在此不贅。更重要是,通過與高水平運動員同場競技,往往能激發運動員的小宇宙,從而發揮小宇宙創造自己、又或澳門的最佳成績!就如執筆之日,澳門女子三人籃球隊數十年來在國際賽奪得首勝,對於甚少機會在外參賽的澳門隊來說,就是難得的經驗!
更重要是可讓澳門小將感受到國家一級水平的運動能力,亦可成為他們發奮的目標;再者運動就是創造奇跡的舞台,筆者也十分寄望澳門運動員能在全運會取得佳績、甚至奪得獎牌為澳門爭光!
時間緊逼官方不能再拖 否則如何全民參與全運?
距離十五運會開幕僅餘約七個月,筆者促請政府有關部門與各體育總會以及相關項目的機構,盡快落實競賽項目的參賽名單,盡量利用國家給予的名額讓本澳有意願、有能力的運動員參賽,讓其有足夠時間備戰!當局更應盡快按國家要求,展開全運會群眾賽事活動的選拔賽,以客觀技術測試評估運動員技術水平,從而挑選最多本地健兒代表澳門參加十五運會,讓他們憑自己的努力,在全國運動會的舞台上發光發亮,全情投入全運會盛事。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副會長 林宇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