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施政報告、人才引進諮詢之前)
10、11月的澳門通常很忙,除大賽車、美食節等旅遊項目外,特首月中會發表明年度施政報告,各部門又總趕在此死線前交功課,拋出一大堆立法、政策諮詢。回歸後澳門偶遇荆棘,總算順風順水,故每年來到十一月,人說的走過場又好,行禮如儀也罷,總之立法會、社會會熱鬧一陣子,循例講下就ok。漸漸地,政府、社會對公共議題的討論熱度、深度及能力越來越低,公民社會也未見大進步,故澳門社會很多方面都遠遠落後於GDP增長。然而,澳門近兩年受挫於新冠疫情,遇上了逆境且不知出路在何方,有否能力去解決實屬未知數,但肯定不能再是是旦旦下去,這是澳門及澳門人的生存問題。
臨近施政,政府九月中開始,先後拋出四大公眾諮詢項目,包括《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公共資本企業法律制度》及《工會法》,「一係無,一係接踵而至」諮詢疲勞的量過多、質不過關問題被批多年,卻已成特區政府的「風土病」。今次四大諮詢皆重要,文本卻良莠不齊,《博彩法》及《第二個五年計劃》比較差,明顯趕交功課,《工會法》一貫水平,《公資法》算好的了。澳門政府的公眾諮詢多年來不理想,常犯問題總沒詳細的背景研究、取向、相關數據等提供,不但市民不知政府想點,甚至連政府自己想點也未搞清楚,《博彩法》修訂諮詢算典型例子,很難相信,只寥寥幾行字就陳述了一項足以影響澳門經濟命脈即博彩業發展的重大建議,背後原委、目的、評估及細節等均欠奉。
澳門式諮詢最大問題在於在諮詢期間,官員多照本宣科,市民資料不足、目標不明下,只能誇誇其談地質疑、提意見,官員又鮮有詳盡、正面的去回應、解釋爭議性問題,多筆錄或給上司再研究,如此諮詢質量怎會高?其實,任何諮詢最重要質量,關鍵乃良好的官民互動,通過公眾諮詢讓彼此去發現問題、思考、辯論,繼而尋求共識,大家想辦法解決問題並執行。可惜,真正良好兼有質有量的官民互動、溝通在澳門不多見。
坦白說,特首每年發表施政報告、回應議員提問,隨後「五司」再到立法會與議員就五大施政範疇辯論,是一次最好的官民溝通互動,惜總體而言,不過爾爾,具豐富營養、啟發性的不常見!過去榮景時,大家忙著說「分享」尤其2008年現金分享啟動後,社會更聚焦於「每年派多少錢?」衰退時,大家又忙著說「惠民政策」及一些民生事宜,很多重要的政治、社會制度及經濟問多被忽略或輕輕帶過,居安思危只口號一個,這就是澳門未能突破眾多老大難問題的其一主因。
澳門這兩年深受新冠疫情打擊,由龍頭博彩以至整體經濟一落千丈,正要摘起心肝去討論、去想辦法時,卻發現官民這方面的能力甚弱。撰稿時,特首尚未發表2022年度施政報告,惟想像得到報告離不開五大範疇,一、經濟復甦方略,二、支援民生及惠民措施,三、大興土木,四、大灣區,五、四大新興產業發展。按經驗,支援民生、惠民措施及中小企支持等,仍將是今年施政辯論主旋律,儘管今屆政府在施政報告前,再率先披露了《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社會最關注的現金分享等過去既有福利、惠民措施一樣沒少,只央積金注資(7千元)又落空。不患貧而患不均,相信有排拗,一如11月頭政府修訂今年預算案,要從財政儲備多拿23億去支持新惠民措施,議會便鬧得熱烘烘。社會所需與政府所想顯然存在頗大落差,官員之離地、官民溝通之疏離,可見一斑。
怎也好,先把派錢、經援等民間看重的議題定了調屬好事,可讓官民在未來日子更聚焦於社會、經濟的振興及改革。然而,大興土木、大灣區、四大新興產業當中內涵多少?就經濟復甦及未來發展,現階段對政府來說確棘手,因除派糖外,官方能做的已不多。短、中期澳門仍靠旅遊、博彩,兩者得看疫情及中央政策取向,都out of control。正因如此,澳門更需要及期望有質素的報告及辯論,塞渠漏水等民生議題無疑要解決,但我們更要從制度、改革上尋找長遠出路!
傳新澳門副理事長 甄慶悅
原文:https://www.macaubusiness.com/【時事評論】提高諮詢質量精準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