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交代廢品預處理用地儘快落實回收廢品在地資源化
因受疫情影響,本澳經濟活動及旅客量大幅減少,2020年到2022年期間棄置的城市固體廢物量有明顯下降,均比2019年減少近兩成。近日環境保護局公佈《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2》,2022年的棄置的城市固體廢物量為436,828公噸,主要為有機物、紙張/卡紙和塑膠,分別佔38%、25.1%和21.8%,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1.77公斤/人‧日,雖然按年有所下降,但仍然比新加坡、香港、北京、廣州和上海為高。
在固體廢物的回收方面,2022年廢物資源回收率為22.5%,比2021年下跌2%,《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2》指出,近10年資源廢物回收率維持在約20%左右的水平。而近幾年,受内地廢物進出口政策調整、疫情導致社會停擺等不同因素影響,回收率波動較大。值得指出,去年經政府回收的各類廢物資源回收量大部分均有所上升,當中金屬、廢舊電池及鋁罐/鐵罐更大幅上升62.2%、24%及20.5%,但廢物資源回收率則按年下降,反映政府近年乾淨回收、擴大社區資源廢物回收網絡等雖初建成效,但受限近年世界各地均逐步收緊固體廢物進口政策,2021年內地已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因應《巴塞爾公約》適用於本澳,現時的廢物越境轉移亦有嚴格控制。
很明顯,嚴重缺乏回收廢品在地資源化設施已成為本澳回收工作的最大瓶頸,因此特區政府有必要儘快撥出土地,讓回收物在地資源化,配合污者自付的發展,進一步落實「源頭減廢、資源回收」的施政方針。
《2019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提到「政府將在建築廢料堆填區內撥出15,000平方米,供本澳回收業界競投使用,作為紙張、塑膠及金屬三類廢物出口前的預處理場地;另外,劃出一 幅30,000平方米的土地,興建廚餘集中處理設施,以處理每日廚餘量百分之 五十或以上為目標。同時,推出『廚餘回收先導計劃』。」另外在運輸工務範疇2018年施政執行情況內亦提到「2018年完成《澳門整體固體廢物管理系統的評估研究》,並結合《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 – 2026)》推進各項廢物分類和減量工作。」根據《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 – 2026)》投資基建設施的長期方案,計劃2023至2026年「建設廢電子電器產品、玻璃樽及其他可回收資源物的預處理設施,以促進這些資源物的循環再用。」以及「建設回收物料運輸碼頭,便利出口。」但目前僅廚餘廠正處規劃階段,在建築廢料堆填區內撥出15,000平方米作為紙張、塑膠及金屬三類廢物出口前的預處理場地至今仍未有下文。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根據《2019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政府計劃在建築廢料堆填區內撥出15,000平方米,供本澳回收業界競投使用,作為紙張、塑膠及金屬三類廢物出口前的預處理場地的實際進度如何?因應世界各地收緊固體廢物進口政策,相關規劃中,三類廢物的預處理包括哪些程序?這些預處理場地會否設置回收物的加工處理設施,例如塑膠「破碎」、「拉粒」及將廢紙打漿等的處理設施,將回收廢膠及廢紙實現在地資源化,再送到外地作再生用途?
二、當局於2018年完成《澳門整體固體廢物管理系統的評估研究》,並結合《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 – 2026)》推進各項廢物分類和減量工作,有關的工作規劃的落實執行進度如何?當局會否公佈《澳門整體固體廢物管理系統的評估研究》的內容讓公眾更全面了解本澳的固廢管理工作?《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 – 2026)》提及本澳投資基建設施的長期方案,計劃2023至2026年建設廢電子電器產品、玻璃樽及其他可回收資源物的預處理設施,以促進這些資源物的循環再用;以及建設回收物料運輸碼頭,便利出口。上述基建設施的規劃時間表如何?何時會落實有關方案?
三、《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22》指出,近年受内地廢物進出口政策調整、疫情導致社會停擺等不同因素影響,回收率波動較大,今年的回收率更不升反跌,當局有何具體措施應對內地及世界各地收緊固體廢物進口政策,以提升本澳的回收率?當局有何規劃、實質配套及鼓勵政策,發展本澳的回收物在地資源化行業,以配合國家的環保政策?
(提交日期: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