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交代屠宰場合同的情況及未來發展方案

促交代屠宰場合同的情況及未來發展方案
2013年6月澳門特別行政區與Matadouro de Macau, S.A.R.L.簽署經營澳門屠宰場的批給公證合同1,合約為期10年,由2012年6月5日至2022年6月4日。本人曾於2022年5月提出書面質詢要求當局交代未來屠宰場的發展方向,並應藉合同到期的時機更新與時並進的條款。可惜政府最終在合同到期後的兩個月(2022年8月4日)才以原合同條款延長「經營澳門屠宰場的批給公證合同」的期限兩年,由2022年6月5日至2024年6月4日2。
本人分別於去年4月及今年4月追問政府對屠宰場的規劃,但政府多年來一直以「正在研究屠宰場的未來發展方向」回應,不論是社會還是業界,對政府的取態、工作的進度及未來的方向完全一無所知。屠宰場兩年臨時續期的期限已過,但至今(2024年7月19日)仍未見政府公佈有關合同的批示,只見今年5月行政長官授予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與MATADOURO DE MACAU, S.A.R.L.訂立「經營澳門屠宰場的批給公證合同修改合同」的公證書的行政命令,但澳門屠宰場有限公司的官網簡介卻顯示「『澳門屠宰場有限公司』多次成功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簽署繼續『經營澳門屠宰場的批給公證合同』,最新之有效期將至2029年6月。」
本澳屠宰場潛在多方面的問題令人擔憂,2023年度公司總收入2,292萬元,當中逾四成八收入來自外判服務(包括澳門屠宰場倉庫租賃服務、運送屠體往市政街市服務、屠體運輸車管理服務等),但年度虧損仍達370萬澳門元,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積虧損更逾3,444萬澳門元,累計虧損已接近公司註冊資本4,000萬澳門元。
另外,屠宰場公司投入使用至今已超過36年,早於2020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3就提及:「部份基礎設施已非常殘舊,存在各種隱憂,多年來一直只作維修和稍作優化,部份屠宰設備型號已與時脫節,屠場只有屠宰豬牛各一條生產線設備,在不影響日常屠宰生產的情況下,未能作較大型的整體更換工作。」2021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更指出2020年11月豬屠宰生產線曾因設備出現大型故障,進行維修搶救令當天整個屠宰工序延誤近兩小時,事後檢討時公司雖然有優化故障時的臨時應對措施,但報告亦強調:「現有主要的屠宰設備依然停留在十多年前的型號,多年來只能盡力作維修保養及有限度優化,未來仍然有機會出現無法修正的故障而引致停宰的情況發生。」
除了設備老舊問題,人力資源的情況同樣值得關注,2023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期間共有13名員工離職,其中有6名為超過65歲作退休離職;而該年度只有4名新員工入職,其中2名因不習慣工作環境已在短時間內離職。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共有82名員工(同比減少9名),年齡達65歲以上的員工共有27名,人力資源短缺及老化的情況嚴重,公司甚至因此由2022年底開始將清潔及保安範疇的工作外判至第三方公司負責,將員工調職至屠宰科及運輸科等填補空缺。
設備老舊及人手不足更影響供應量,牛屠宰服務早於2012年已無法達到收支平衡,屠宰量低是其主要原因,當年全年的牛屠宰量為2335頭(日均約6頭);但撇除2022年因疫情停宰牛的情況,2023年的牛屠宰量是有紀錄以來的最低,全年只有1,447頭(日均約4頭),屠宰量比2012年減少了38%。公司解釋,由於牛隻體型龐大、牛屠宰工序繁複,所需屠宰技術較高,需要10餘名工人才能應付,以每頭280澳門元(2021年)屠宰服務費計算,屠宰收入連工人的日薪也不足以支付。
總括而言,由於屠宰場設備過時,大部份工序過度依賴人手,屠宰工序繁複加上厭惡性工作亦難以吸引新人入行,令產量及品質無法與時並進符合市場所需,有火鍋店經營者亦曾反映本澳屠宰場無法提供其要求的鮮肉,影響餐飲業發展,因此「本澳市場對活牛需求量少」到底真是需求問題,還是供應質量問題,政府有必要認真面對屠場改革問題及聆聽業界意見!
為此,本人向當局提出以下質詢:
一、政府於2022年與澳門屠宰場有限公司簽署「經營澳門屠宰場的批給公證合同修改合同」將合同延長至2024年6月4日,至今(2024年7月19日)仍未見政府公佈有關合同的批示,但屠宰場公司的官網簡介卻顯示其批給合同最新的有效期至2029年6月,政府是否已與屠宰場公司延長合同5年;若是,有關合同內容是甚麼,為何政府沒有及早作出公佈?屠宰場合同於2013年簽約,合同期限卻追溯回一年前的2012年6月5日開始;於2022年6月到期後又於8月4日才簽訂修改合同;今年更過期一個多月仍未公佈任何新合同或修改合同,政府多次沒有依時簽訂服務合同,有關做法有否違反行政程序?為何政府未有在合同到期前,提出澳門屠場改革或新方向,又或依法進行公開招標,卻一而再、再而三,神秘地產生以臨時續期形式處理?
二、屠宰場公司設備殘舊,董事會工作報告亦多次強調為保持屠宰生產量,屠宰設備無法作整體更換,只能作基本維修保養及有限度優化,若情況持續未來有機會出現無法修正的故障而引致停宰的情況,相關部門及屠宰場公司有何實際規劃更新屠宰設備?由於屠宰機器型號過時,屠宰工序過份依賴人手,令人手壓力增加,未來有何具體措施解決屠場人手不足、供應不足及營運虧損等問題?為何自2022年度起的董事會工作報告沒有再提及工場設備的情況?
三、本人過去多次追問政府對屠宰場的規劃及未來發展方向,多年來政府都回應「正在研究」卻一直沒有結果,到期合同一再延期,政府亦從來未有提及實際方向,令社會及業界均對政府的取態和工作進度一無所知,政府會否就屠宰場發展方向認真與有關業界和持份者溝通,或公開諮詢與社會共同探討可行方案?政府經常表示本澳市場對活牛需求量減少,但亦有商戶反映屠宰場未能提供其要求質素的鮮肉,窒礙市場發展,事實上「供應與需求」根本上是互相影響,政府會否認真收集及參考業界意見,分析及研究問題的真正原因?
(提交日期:2024.7.1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