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轉載】市民日報 (2024-08-06)
路環防洪工程應有落成時間表
有否牴觸荔枝碗水體 確保符文化遺產保護
公共建設局日前回應立法議員林宇滔書面質詢時表示,路環防洪工程基本完成初步設計,而本澳防災減災工程的短、中、長期方案暫時未有更新。對此,林宇滔表示,雖然當局指路環防洪工程基本完成初步設計,惟至今仍未有具體落成時間表,他並希望當局交代該防洪設施,會否影響作為被評定場所荔枝碗船廠片區的水體開放性,促請政府做好防洪措施的同時,亦要確保符合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標準。
林宇滔表示,感覺當局的回覆仍然陳腔濫調,不斷指進行設計、完成設計,惟路環防洪工程至今仍未有具體落成時間表,是非常大的問題。他引述路環居民最希望的是解決風暴潮的風險,荔枝碗船廠片區文化遺產的保護,以及泊車等其他配套設施。他說,路環防洪規劃採用兩湖方案,範圍由船人街至十月初五日街以及荔枝碗,相信十月初五日街的爭議不大,但荔枝碗一側的防洪設施,是否符文化遺產保護標準?因荔枝碗船廠片區屬被評定的場所,受《文化遺產保護法》保護,防洪設施對荔枝碗船廠水體開放性有否牴觸?工務部門有否諮詢文化局的意見?一系列問題當局都應向社會清楚交代。他強調,防洪措施一定要做,但確保符合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標準亦非常重要。而路環居民另一關心的是泊車位問題,包括荔枝碗船廠片區本來泊車位已經不足,防洪排澇總體方案的配套規劃當局亦沒有公布。
應交代何時開展新雨水泵房建設
除了路環,林宇滔引述市政署回覆其質詢時表示,近期本澳局部區域在強降雨期間出現積水情況,署方已對相關渠網段進行分析,主要涉及瞬時出現強降雨所產生的雨量超過部分排水渠網節點的排洪能力,以及因潮漲淹沒部分排水口造成「水封現象」。
他直言,最近新增水浸的區域,例如慕拉士大馬路望廈體育館周邊,市政署既然指強降雨期間出現積水,面對現在全球暖化,就應該提升排水網的能力,避免很容易就出現超負荷,而「水封現象」則應通過興建雨水泵房予以應對。他指,內港北雨水泵房已開始發揮作用,內港南雨水泵站工程現正施工;除此之外,本澳還有甚麼地區需要增設雨水泵房,甚麼時候開展新雨水泵房的建設?當局都需要交代。
林宇滔亦提到,雨水泵房雖有助解決暴雨的水浸問題,但持續數年的內港南雨水泵站工程對民生、交通、商戶經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他一直收到該區居民和商戶反映,工程長期封路,卻只有極少工人施工,令商戶難以做生意,因此施工期間如何將各項影響減到最低,優化現有的安排,以及盡快將工程完成,都是社會關心。
政府各範疇要認真執行防災規劃
另外,對於工務部門表示,政府代表在2023年2月向立法會介紹防災減災工程的短、中、遠期方案後,暫時未有更新,現正全力推進內港南雨水泵房及箱涵渠工程。林宇滔說,政府於「天鴿」後出台的防災減災規劃,目的是應對風暴潮,現在明顯是選擇性執行有關防災減災規劃,除擋潮閘被擱置外,離島區高位蓄水池計劃亦暫停。林宇滔形容防災減災規劃是「木桶原理」,只有沒有做任何一項,整個規劃都會失效,倘再遇上風暴潮,究竟由誰負責沒有執行有關規劃的責任?
他並狠批澳門半島西岸對風暴潮的應對過去10年仍是零作為,更形容是「裸跑」,非常擔心再遇上風暴潮,除了被動式應對的疏散撤離外,是否「浸完就算?」疏散撤離只是避險,仍然會面對水浸帶來的損失,有關問題相信要留待下屆政府才能向社會交代。
他促請政府不同範疇,都應該真正落實和執行防災減災規劃,並適時檢討其成效和作出更新,而不是選擇性執行,「做咗嘅規劃,一係就執行到底,一係就廢咗佢,而唔係選擇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