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轉載】市民日報 (2025-02-24)
林宇滔促釐清房策經屋符購買力
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日前回應議員質詢時表示,特區政府有序優化房屋政策,在短時間內暫未考慮經屋恆常性申請等安排,但會開展經屋單位置換制度的相關研究。立法議員林宇滔表示,不反對政府研究經屋單位置換,但憂慮政府將會無從著手,他促請政府先釐清整體的房屋政策化繁為簡,否則不論如何更改,都會產生更多問題。林宇滔並期望政府大幅調整經屋售價,重回經屋輪候人購買力及符合相應的法例。
林宇滔表示,政府不論樓市高或低都沒有一套整體的房屋政策,上屆政府更畫餅充飢增加夾屋及長者公寓兩層房屋,及以行政手段控制經屋的需求,是造成現在澳門房屋政策千瘡百孔的核心原因。他指不反對政府開展經屋單位置換制度的研究,但此舉只是在非常複雜的公屋問題中尋找解決方案,憂慮政府將會無從著手。
3種經屋制度 房策化繁為簡
他解釋指,單是經屋已有3種不同制度,包括2010年前舊《經屋法》出售的經屋,2010年後新《經屋法》出售的經屋,以及再修法,2021年後「永遠姓經」的經屋,他問及不同經屋究竟如何置換?1房換兩房是否置換到舊經屋?抑或置換成夾屋,但夾屋售價比經屋更高,政府有多少可供置換的空間?
林宇滔直言,社會只希望有可以向上流動的房屋政策,然而現在澳門的房屋政策各階梯之間都斷開,因此最簡單的方法應取消夾屋,不再採用「經屋永遠姓經」並恢復禁售期,禁售期應該更短,2010年之前經屋禁售期為6年,回到最舊的房屋制度似乎更適合,因現在經屋所有問題都是2010年修法之後才產生,政府修法以行政手段限制經屋的剛性需求注定失敗。
他期望新一屆政府痛定思痛,釐清整體房屋政策,將原有房屋政策重新整合化繁為簡,讓「經屋永遠姓經」等規範限制重新回復最初的初心,否則不論如何更改,都會產生更多問題陷入困局。
對於政府指短時間內暫未考慮經屋恆常性申請,林宇滔認為,可能是政府理解到現行《經屋法》存在很多重大問題需要修改,在重大檢討前不開放恆常性申請。但他指經屋「永遠姓經」下完全沒有資產價值,私人樓市大跌的情況下,經屋的土地儲備和供應完全足以應付恆常性申請。
另外,對於口頭質詢大會當日,多名發言的議員均指樓價下跌及經濟環境較差下,希望政府降低經屋售價。林宇滔表示,現時經屋的價格不恰當,經屋售價的定義沒有邏輯。他指出:2019年、2021年及2023年,是採用兩個不同的《經屋法》,兩個法律下經屋定價方式都不同,前者採用同區物業價值參考再乘以一定的折讓,理論上不應該與採用同一計算方式的2015年、2017年入伙經屋的價格相差太遠,最終2019年經屋售價較之前的經屋大幅增加逾七成。
他更指,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2021年、2023年經屋以行政成本、建築成本及溢價金計算,卻得出與2019年經屋基本一致的每平方呎3000多元售價,完全不是科學定價,脫離市民合理期望和依法的原則,且經屋售價計算溢價金本來已經違反溢價金法律原意。他促請政府應大幅調整經屋售價,重回經屋輪候人購買力及符合相應的法例,回歸既合法又合情理的狀況,對現時正輪候2019年、2021年及2023年經屋的家團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