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僱急增下仍然裁減本地僱員 明確削博企外僱額保本地就業   

【訊報專欄:宇論滔滔2025年3月7日】

外僱急增下仍然裁減本地僱員 明確削博企外僱額保本地就業

近日有多名博企後勤工作本地員工向筆者反映,今年2月28日在毫無預警下,突然收到公司的解僱通知,不以合理理由即時解除勞動合同,並根據法例作出補償。有關員工已在該企業工作約十年,公司管理層向被解僱的員工表示,他們沒有在工作上犯任何錯誤,亦並非工作表現不佳,只是公司決定中止勞動合同,簡而言之就是裁員(即勞工法中的無理解僱)。筆者公開事件後,有意見認為,若博企有依勞工法賠償,裁員是企業的個人決定。

六大博企外僱三萬二 半年急增二千五

但筆者必須指出,根據《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承批公司須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包括確保勞工權益,尤其是勞動債權的保障、本地僱員的在職培訓及向上流動等。特區政府在2022年10月與六間博企正式簽署新經營合同時,均就維持本地員工的就業穩定,以及創設條件促進本地員工向上流動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確的承諾。再者,即使是博企因應市場需要調整資源及人手,但在六大博企及關聯公司仍聘用逾三萬二千名外僱員工(2024年底),較半年前急增二千五名的情況下,有博企在解僱本地員工前完全沒有提供任何轉職選擇,員工亦沒有明顯過錯,博企卻單方面突然無理解僱本地員工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為此,筆者將質詢政府要求交代,政府對博企在員工無犯錯,又無提供轉職選擇下裁掉工作多年的本地員工是否知情?相關行為是否符合《博彩法》的本地僱員保障原則?會否徹查所有相關事件及讓受影響僱員復工?有何措施避免同類事件再次出現?既然博企在員工無犯錯,且無提供任何轉職選擇下裁掉任職多年的員工,當局會否即時削減相關企業的外僱額,真正保障本地人的就業權益?

博企外僱急增下竟無理裁掉本地員工

筆者必須指出,六大博企在疫後已恢復盈利,外僱數量持續快速增加,但博企仍然在員工無犯錯,且又不提供任何轉職選擇下裁掉本地員工,這完全是對澳門人就業權益的粗暴踐踏,也是回歸後首次出現!這也反映本澳就業市場嚴峻,經濟大環境變差肯定是主因,但澳門政府長期未能確保本地人就業優先的濫輸外僱政策,肯定是最重大的干預因素!
事實上,根據政府的失業統計,2024年第4季本澳失業人口為六千七百人,本地就業不足居民有五千七百人,失業加就業不足居民合共一萬二千四百人,當中仍未計在內地居住的本澳失業人士(因為澳門失業統計是在澳門作入戶調查,統計沒有涵蓋在內地居住在澳門工作的澳門人及外僱,故澳門人若住在內地即使失業也不作計算,住在內地在澳門工作的外僱也不計算入就業人口)。在現時澳門百業蕭條,就業環境極不理想下,今年一月本澳整體外僱量已逾十八萬,且已批出的外僱額更逾二十萬個。

中介公司長聘本地兼職補充外僱不足

不諱言,規模較大、更有發展機會的六大博企是本地求職者及打工仔的優先選擇,筆者翻查資料,就算只計算六大博企外僱數,去年底已急增至三萬二千多人,而且以2024年9月與2022年12月比較,六大博企的本地僱員只增加了2%(由七萬六千人增加至七萬八千人),但同期外僱人數竟然大幅增加了67%(由一萬八千人增加至三萬一千人),本地僱員與外僱的增加比例竟然有如此大的差距,在本澳就業氣氛低迷的情況下,這對比實在令人驚訝!而且現時失業加就業不足居民合共一萬二千四百人,這與勞工局在今年1月15日回覆筆者書面質詢時老調重彈表示:「僅在本地人力資源缺乏或不足時,外地僱員才會被考慮作為臨時補充而獲准輸入。」形成強烈反差!
公眾不禁要問,為何澳門人仍有逾萬失業及就業不足,大量高學歷及年輕人士仍未覓得穩定及有發展前景的工作前提下,外僱數字仍不跌反升,甚至大量澳門人期望入職的六大博企,竟然能夠在這等環境下,半年內急增二千五外僱?難怪坊間諷刺政府的勞動政策,根本是由本地人補充外僱不足!

事實上公眾此說法所言非虛,筆者直接收到澳門居民反映,有博企內的連鎖大型食肆,通過外判形式委託中介公司長期以兼職形式聘用澳門人,擔任與外僱工作內容一樣的工作,澳門人不單工作不穩定,更會在臨開工時因下雨、客少等理由臨時被通知不用上班,名副其實澳門人成為外僱勞動力不足的補充!這種長期通過中介公司聘用澳門人補充外僱不足的行為,筆者雖然早已質詢政府交代,但至今仍未見有改善!

質詢政府會否削六大博企外僱額及外僱總量

為此,筆者將質詢政府,要求交代現時失業加就業不足居民合共一萬二千四百人,當中大部份人希望從事博彩、酒店餐飲及零售等行業,根本不存在當局所指的「本地人力資源缺乏或不足」,當局何時才會主動削減擁有大量外僱的企業(尤其博企)的外僱人數及外僱額,令企業必須聘請本地僱員,真正保障本地人就業?

隨着疫後旅遊業復常帶動博彩回升,博彩收入在疫後穩步增長。相反,本地整體經濟環境仍未完全恢復,中小企經營狀況艱難,本地居民的就業空間持續縮窄,想「搵份穩定工作」都不容易。博企及大企業是本地求職者尋找穩定工作的主要目標,為此,近年勞工局亦持續與各大企業合作舉辦招聘會及就業培訓計劃,但若連已在企業工作多年的本地員工都「飯碗不保」,如何令人相信企業有心聘用本地人?若連博企等大企業的本地僱員就業都不穩定,必定為本澳整體經濟及就業環境帶來無可挽救的重創。難怪不少長期搵工見工的求職者均表示,企業舉辦招聘會只是「走過場做戲」,最終企業仍然是以找不到合適的本地人而申請聘用外僱。
筆者當然明白,若要求政府削減整體外僱數目,尤其是疫後急升的六大博企外僱額,或會有人質疑,此舉會令部分職位難以聘請合適人才,但筆者必須反問,政府批准外僱輸入是影響澳門就業市場的重大和最大干預。若不在關鍵干預動手,就算當局推出再多的措施,例如大型招聘會、又或筆者同意推動的先入職、後培訓等的本地人就業計劃,都是會淪為走過場形式!

招聘會淪為申請外僱走過場程序浪費資源?

事實上,博企及大企業是本地求職者尋找穩定工作的主要目標,近年勞工局亦持續與各大企業合作舉辦招聘會及就業培訓計劃,當局過去曾回覆筆者「會先向企業轉介本地僱員,並跟進有關就業配對結果。倘有合適或具條件的本地僱員可擔任有關職位,將不批准對應職種的外地僱員申請」,但實際上不少長期搵工見工的求職者均表示,感覺招聘會的僱主根本無心面試、無意聘用、故意刁難等,甚至經常有求職者反映明明在一戶通上看到有僱主約見,之後卻獲僱主電話通知「條件不合適、不安排面試」等,之後在一戶通上便出現「面試失敗」的結果。有本地人力資源管理層向筆者承認,只要當局批出外僱額,企業老闆考慮薪金、員工服從性等因素確會傾向聘請外僱,就算在招聘會遇到合適的本地求職者,老闆也不一定願意聘用,坦言現時不少招聘會只是「走過場」浪費資源!
更令筆者無言的是,筆者最近收到參與由勞工局分別與六大博企合辦的「就業+培訓專項計劃」,有本地年輕就業者甚至因信任政府及相關計劃有助向上流動,故毅然辭去本身工作,參與為期兩年的培訓,但入職後不單發現計劃未如介紹般執行及落實,甚至在三個月試用期到期前,企業突然不提供任何犯錯理由,直接以合約試用期內可隨時解除合同為由終止合同,僱員就此向勞工局查詢原因,當局竟然不知情,更表示局方僅提供轉介服務,最後更代博企回覆僱員,聲稱博企認為他們不合適及叫博企再聯絡僱員,之後沒有再作任何後續跟進。

勞局博企合辦「就業+培訓」樣板工程照炒本地人?

最令僱員不解的是,勞工局不單沒有監督計劃落實,博企終止合同的通知信中甚至要求他們半年內不能在其他博企及其下屬供應商工作,變相封掉他們未來半年再就業的空間,且後悔為參加計劃辭掉原有工作,感覺徹底被政府騙了。
事實上,這些與六大博企合辦的「就業+培訓專項計劃」,明顯是政府及博企的樣板工程,過去無論有多大困難,博企及政府均應有最大動力完成並將培訓人員的故事公諸於世成為模範,但今次事件確又開了筆者三觀,博企為何敢在試用期炒掉模範工程的本地人,勞工局作為計劃主辦單位為何自我矮化成轉介單位,何時政府與博企合作的就業計劃變得如此草率及不被重視?連政府博企合作的計劃也如此,當局如何保障本地人的就業權益,讓澳門人如何不會淪為外僱的補充?

□ 立法議員、傳新澳門協會副會長
林宇滔

—————————————————————-
🌷🌷支持我們,請訂閣、分享傳新澳門及林宇滔的社交平台帳號!🌷🌷
—————————————————————–
🌷傳新澳門協會🌷
https://www.youtube.com/@SynergyMacao
🌷微信號🌷
https://mp.weixin.qq.com/s/z78dGZAoXayv84V2fP44EA?fbclid=IwY2xjawEmtZhleHRuA2FlbQIxMAABHY1ohGWk9ng5RZH0oypyN8mheM6ZSDdFPzPFZwECaDr24MoQnyrRR5Dm_g_aem_EAN5NgIduU1URYXKsS060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amUTou
https://www.facebook.com/SynergyMacao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ynergy.macao
🌷宇論滔滔林宇滔🌷
https://www.youtube.com/@lamutou

相關文章